其中一类建造年份活跃于2000年前后,较广泛存在于房地产、商业体中,以及某些公园桥梁中。
“欧陆风”本身就是一种杂糅,并不具体特指某一国家、某一历史时期,而是西方各国家、各时期、各流派风格技法的模糊概念,是一种泛指。
只要立面造型有类似柱式、券拱、山花、檐腰线等西式建筑符号,便一律称为“欧风建筑”。
当建筑成为商品,有了“商品房”之后,开发商一直是推广这个概念的原动力。欧陆风建筑被包装成了品质生活的象征。
翻开2000年前后上海报纸的房地产版面,诸如“享受欧洲生活”、“再现法式经典生活”等广告语,活跃于报端,它售卖的除了房子本身,也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期许。
“以最新一期的《上海楼市》为例,长宁徐汇地区楼盘名称带有‘巴黎’的就至少有3个:‘巴黎时韵’、‘巴黎时尚’、‘阳光巴黎’,还有什么‘路易·凯旋宫’、‘枫丹白露别墅’、‘香谢丽花园’、‘绿洲康城’也都是颇能来钱的好名字。除法国之外,英国地名也是讨人喜欢,什么‘东方伦敦’、‘伦敦广场’、‘伊顿公寓’,还有索性直接搬出欧洲名头的‘欧洲豪庭’、‘阳光欧洲城’,总之‘卖楼必称欧洲’已经是推广高档楼盘的不二法门。”
2008年的《东方早报》上,《楼盘洋名泛滥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一文中指出,“按照国家和上海市有关地名管理的规定,外国人名、地名是被禁止使用的……开发商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借洋名自抬身价,使楼盘看起来更有‘品位’。”
这导致了不少洋名楼盘,拥有两个名字:一个是中介口中所说的、传开了的名字,另一个是挂在建筑物上的标准名称。比如圣约翰=长宁新城,阳光威尼斯=阳光建华城,欧洲映像=燕宁苑,西雅图=嘉萱苑……
卖家的推广,也正中了当时人们的心理。建筑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必然映射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2002年的《建筑学报》援引了1998年的一份中港合资的内地住宅项目报告,发展商有着这样一段叙述:
“国内民众普遍认为西洋古典建筑的形式是一种高雅、豪华的形式,是他们十分欣赏和乐于接受的建筑形式,我们的观点就是要顺应他们审美观,以求自己的项目能受大众欢迎和向往。”
改革开放之后的一段时期内,西风渐入,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成为一段时期内的“新时尚”。我们甚至在1997年的报纸上看到过“欧陆风胸针”、“欧陆风啤酒桶”。
因为传统中式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并不适用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无法解决人口居住问题。
我们的传统建筑不是以单一独立建筑为目标,而是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
始于上世纪20年代的Art Deco(装饰艺术派)在上海的发展,是紧随当时国际潮流的,上海“装饰艺术派”的发展壮大,几乎与纽约的“装饰艺术派”同步。
我们实际走访了8处有着上海21世纪欧式建筑风的地方,有的看起来一眼假,有的较为考究,确实容易产生在“欧陆”的错觉。
我们试图理解这些建筑在21世纪的上海,为什么有些违和感,它既可以是小红书上“假装在欧洲”的系列取景地,又时常容易让人产生空间错乱的来源。
也许是因为这些建筑的硬件都是西方的,但软件全是中国的。是在这种时间与空间的双重错乱中,一种魔幻现实主义油然而生。并且不仅限于上海,在全国都有。
而埃菲尔铁塔在中国也有不少,据up主“黄老板栗”不完全统计,这座塔在中国至少有几十处分塔。
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和20年前的报纸资料对比,带大家观看21世纪上海欧式建筑。
没错,北上海的大宁公园里,有一个罗马广场。虽然立柱雕刻都不大精美,甚至有点像石膏板,但优点是架不住走几步就可以到荷兰。春天郁金香开的时候,颇似库肯霍夫。
康城凯旋门里外的浮雕都没马虎,你看,完美还原了巴黎凯旋门立柱前后四面的浮雕——《出征》、《胜利》、《和平》、《抵抗》。
在1999年的报纸广告上,康城主打“再现法式经典生活”。“康城”其实指“戛纳”,虽然当时宣传的碧波沙滩没有建成,但凯旋门还是抓住了巴黎精髓。
我们想像,见惯了“凯旋门”的康城居民,去到巴黎,会不会真的有“回家”的感觉。
如果说康城的凯旋门还不够宏伟,杨高中路上20年房龄的“爱法新都”小区倒是可以看看。它也有一座凯旋门。
“凯旋门”来源于古罗马泰塔斯凯旋门,是单券洞式凯旋门的典型,山花、浮雕、檐、廊均按正统的欧洲巴洛克风格拷贝;
1999年10月11日的《新民晚报》上,爱法新都更用公式表达了自己极强的包容性:
爱法新都二期叫“欧洲背景”,主打哥特风格,在2002年的《解放日报》上,还能看出设想里有尖形发券、飞扶壁,我们以为自己会看到诸如巴黎圣母院一样的建筑。
在1997年《解放日报》的广告上,我们能看到规划中的“十大欧陆风情广场”和“一百座汉白玉雕塑”。
实足有没有一百座我们没有数过。但从进门前的花神广场,到小区内绿化带、小区栅栏的高处走几步就一座雕塑来看,可能“一百”不是虚指。
在太阳都市花园所在的河南南路上,豫园见证着它的建起,而它又见证着三件套从一到三。可谓古今中外,囊括一隅。
真的开挖了一条人造运河的威尼斯小镇,进门就是圣马可大街,河上也有贡多拉。
但“出戏”的地方有点多:贡多拉上铺着“出入平安”,圣马可大街上铺着广告布艺术,农工商超市就在圣马可隔壁。
走两步出门,卢浮宫金字塔就在眼前,进到金字塔下面,还能吃顿burger king。
见证19世纪法俄亲善历史的亚历山大三世桥,在苏州河上也有一座,就是曾引发全城热议的武宁路桥。
1956年建成的武宁路桥,2008年改建时对整个桥体进行了“中西合璧”的景观整治。
这一次工程,加上了4座27米高的桥头堡,顶端是金色雕塑。由于太高雕塑看不大清,当时还有市民写信给《新民晚报》,对“光”女人雕塑颇有微词。记者实地走访认真观看,看到雕塑上的母亲是披着薄衣的。
2009年,武宁路改建完成后,《新民晚报》评论为“像穿着晚礼服逛大卖场”:“武宁路桥四周都是高耸的、毫无美感的灰色普通楼房,这使得这座豪华的桥有类似穿着古典晚礼服逛大卖场的夸张和不符场合。”
文章认为:亚历山大三世桥再美丽,离开了塞纳河及其周围的古典建筑群,它的美丽就要大打折扣,甚至蜕变为丑陋。并且呼吁“当我们进行设计时,一定不要疏忽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之美”。
文章刊登后,反响热烈。有市民赞叹很漂亮、很壮观,也有人认为很俗气,欧化得太厉害,甚至有人觉得像“洗浴中心”。
记者还去问了上海油画雕塑院雕塑创作室副主任,问人家怎么评价桥上的雕塑,结果副主任就给了四个字:不值得谈。
其实某种程度上,武宁路桥倒是和周围“相得益彰”。虽然桥面栏杆立柱是梅兰竹菊,灯柱装饰是十二生肖图,但你看,对面的小区“燕宁苑”也是欧风。2003年的《房地产时报》里记录了当时燕宁苑5座小高层分别叫爱丽舍宫、凡尔赛宫、卢浮宫、波旁宫和凯旋宫。
你再看,桥另一边原先家乐福的外立面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仿真壁画”《法兰西之旅》,画上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巴黎圣母院、蒙马特高地一个不少。
坐在泰晤士小镇的公园长椅上,看着泰晤士天主堂,不远处是温莎半岛、肯辛顿花园、汉普顿庄园,真有那么点英国的意思了。混搭元素很少,连雕塑都是丘吉尔、达尔文,徐志摩和林徽因。
走在住宅区外围的马路上,由于车少、人少,走几步还能看到教堂顶,真的有置身英国的错觉。
要是住在肯辛顿宫,在自家阳台晒衣服的时候还能看看雪莱,大概真的能增加诗人气质。
最后再回闵行看看被戏称为“闵行梵蒂冈”的上海中欧街,又名上海国际品牌珠宝中心。
巨大气派的拱门、繁杂的雕刻装饰、室内频繁出现的壁画,我们合理怀疑此景点想走巴洛克风格。
带着合理想象,你以为在欧式建筑中能看到波塞冬、宙斯、雅典娜,其实你能看到中国上下五千年:女娲、孔子、李白、杜甫、郑和、鲁迅……
我们曾找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卢永毅,想问她是不是能从这些21世纪欧式建筑中,真的“看懂”欧式建筑。卢教授的答案是No。
她给了我们2800个字的回复。我们借用卢教授之文,以“得体”二字再来回看本世纪欧式建筑。
“古典建筑其实是包含了很多设计原理的一种风格,这从欧洲最早的理论家、古罗马人维特鲁维的《建筑十书》中就开始讨论了,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比如,其中有一项原理就是‘得体’(décor),意指一个好的设计,就是能使建筑自身与场地环境相称,内部各房间与其使用性质相称,室内样式和品质与外部相称,以及柱式选用与建筑的功能和性格相称。”
“不得体”其实存在于大量采用欧洲建筑风格而造的小区中。现在的住宅一般层高不到3米,无论是多层或高层,外面套上凯旋门、宫殿、教堂或城堡这些欧洲历史上纪念性建筑风格的“盛装”,显得内外脱离。
欧洲人早已意识到了这种“不得体”。当19世纪欧洲建筑的建造技术、功能类型、社会基础以及城市环境都发生剧变时,他们认识到,告别历史风格、创造现代建筑是历史的必然,从那时开始,他们就把这些历史风格全部送入历史了。
Bianca曾在采访中表示:“随着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人们会开始重新强调中国文化,并对本身非常丰富的中国文化感到更加自豪。”
她写书之前调研的时候,遇到的市民告诉她:“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吃中国菜,开着一辆美国车,住在英式房子里。”
但她觉得:“再过10年,也许他们会说最理想的生活是开中国车,吃中国菜,住中国房子。”
2、陈冠宏,《“欧陆风”建筑为什么在中国泛滥》,华中建筑,2002年2期;
3、王鹏程、张典《“欧陆风”建筑为什么仍在流行》,美与时代·城市版,2014年第09期;
5、夏明、武云霞、钱磌,《从德义大楼与同孚大楼看ART DECO风格对上海1920-1930年代建筑产生的影响》,建筑师,2006年2期;
6、《欧式建筑艺术和新潮居住品质的新座标》,解放日报,1999年7月23日;
7、《原创欧洲本色,源自哥特灵感——爱法·欧洲背景,开启哥特住宅新时代》,解放日报,2002年8月8日;
8、陈才,《楼盘洋名泛滥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东方早报,2008年3月22日;
10、《太阳都市花园——十大欧陆风情广场,一百座汉白玉雕塑》,解放日报,1997年9月2日;
11、李继成,《武宁路桥打造苏州河首座雕塑景观桥》,东方早报,2008年12月25日;
12、林明杰,《像穿着晚礼服逛大卖场——武宁路桥改造提醒城市雕塑须与环境融合》,新民晚报,2009年2月7日;
13、林明杰,《《让河与桥的风景多些精彩——沪上艺术家昨谈苏州河桥美化之道》,新民晚报,2009年2月8日;
14、郁放炼,《苏州河畔,新添欧式建筑群》,房地产时报,2003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