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极化、社会撕裂、国家不再如往昔强大的美利坚将向何处去?这是很多人都在关心的问题。
当越来越多人的“美国梦”日渐破灭,这个问题就不再仅仅是精英们思考的宏大命题,而是成为关乎美国人切身利益和感受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在世界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美国内部政治经济失衡的向外传导产生了一系列破坏性后果。因此,重新审视美国社会组织与运行的内在机理,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美国的力量与缺陷,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与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三联和雅理共同推出的三部新著《钢的城:美国锈带兴衰史》《寻路:穿越分裂的国度》《无地可依:后工业时代芝加哥的家庭与阶级》中,作者们或聚焦美国传统工业地区的经济社会转型,或全景展示全美各地不同立场、身份、文化的人们对于矛盾的感知及彼此沟通,在描摹美国社会矛盾的诸多细节,剖析美国困境的历史轨迹与结构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试图寻找疗愈美国病症的良方。
笔者建议三书结合阅读,不仅在于它们共同指向了美国社会的诸多现实问题,还在于其提供的观察美国的多重视角。
匹兹堡曾经是美国的经济中心与“工业心脏”,其钢铁制造业在20世纪初期繁盛一时,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去工业化浪潮中逐渐衰落,与此相伴的是医疗照护经济的蓬勃发展。
然而,匹兹堡的经济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照护经济繁荣景象的背后是医疗工作者过度的劳动、极低的薪资与不被承认的社会权利。
在本书中,维南特带领我们深入美国“锈带城市”的中心,以档案研究与个人口述史相结合的方式细致呈现20世纪匹兹堡经济转型的阵痛,揭示钢铁业的衰落和照护经济的兴起对工人阶级的生存境遇与生活方式产生的颠覆性影响,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如何放大了工人群体内部性别与种族的分化,以及这种分化如何以潜在的方式影响并重构美国经济与政治的未来。
加布里埃尔·维南特,耶鲁大学博士,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20世纪城市史、社会运动和社会政策等。《钢的城:美国锈带兴衰史》为其第一部专著。
刘阳,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学理论专委会理事,目前就职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一部充满人文关怀和深刻洞察力的历史著作,围绕匹兹堡这个钢铁之城的衰落所引出的对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探讨,引导我们走进美国所谓的“铁锈地带”,观察由于炼钢业的萎缩造成的城市衰落,由此衍生的不平等、种族歧视、贫穷等问题。医疗护理作为全书的主题贯穿始终,既有宏大经济和社会福利问题的分析,又有微观个人故事的讲述,结合了劳工史、社会史、政治史和医疗史,对我们了解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提供了一本有趣而深刻的参考书。
医疗保健行业如何以及为什么接管了以前的工业城市?为什么护理工作如此重要,却被低估了?维南特有力地回答了这些问题,这是多年以来劳工、经济和政策史上重要的著作之一。
蓝领工作被粉领工作取代已经被讨论过多次,让这本书脱颖而出的是维南特的观点,即两种看似不同的现象实际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本让人大开眼界的书。
当乔丹和克里斯最后一次关掉引擎时,他们回答了这个时代最紧迫的问题:我们之间观念的差距到底有多远?
两位耶鲁同学:一位是单身母亲之子,一位是前海军陆战队员;一位是人,一位是共和党人。
在充满冲突和党派之争的时代,他们决定上路,在这个分裂国家的大地上,进行一场深刻的个人旅行,以寻找他们生活中的成长、希望和内生的力量。
这是一场为期三年的冒险之旅,两位朋友自驾穿越美国44个州,沿着两万余英里的道路:
走过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特朗普集会上充满催泪瓦斯的街道,驶过墨西哥蒂华纳和华雷斯之间的高速公路,坐进卡车司机皮特的大货车,踏上波特兰渔民的龙虾拖网渔船,走进新奥尔良的爵士俱乐部和塔萨尔曾遭遇屠杀的黑人社区街道。
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我们将全程跟随乔丹和克里斯托弗,聆听前排座位上的争论以及他们和美国人的对话,见证并反思美国生活的当下与未来。
乔丹·布拉什克,来自洛杉矶,一名商人、律师、退役军人。本科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后又在耶鲁大学法学院取得法律博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取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作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名步兵军官开始了职业生涯,曾被外派到阿富汗和非洲之角。服役五年后以上尉军衔退役。现在是美国前沿基金总裁、首席运营官和联合创始人。
克里斯托弗·豪,来自加利福尼亚州肯辛顿,作家。以最高荣誉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后,进入牛津大学学习,并以白宫实习生的身份开始为奥巴马撰写演讲稿。后加入美国国务院的政策规划组,担任国务卿演讲稿的撰写人。2018年从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目前在旧金山湾区和纽约工作。
骆伟倩,本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并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取得法律博士学位。旅居美国10年,现就职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一家国际律所,主攻国际仲裁与国际诉讼业务。译有《异见时刻:“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官》。
2016年美国大选对于该国的精英阶层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冲击。在这种大背景下,两位耶鲁法学院的新晋毕业生——一位自由主义者、一位保守主义者——踏上了游历全美之路,试图通过与普通美国人的直接接触重构自己的政治世界观,并摸索打破政治两极化魔咒的潜在途径。《寻路》一书记录了这次历时三年的旅行,以及由此滋生的各种政治与社会思考。它既是一本上佳的旅行文学作品,更是对“美国灵魂”的深刻反思。两位作者在认识美国社会的同时,也在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处的精英体制,并由此重新剖析个体与群体、社会单元与结构之间的多元互动。
《寻路》是一个关于希望的故事,讲得漂亮,诚实得惊人。它真实地展示了我们之间的差异,如果花时间去看,它揭示了我们能找到的所有共同点。这两位年轻的美国人提醒我们,我们的国家是复杂的,他们在脆弱的联邦中找到了希望。对于那些被有线电视新闻上的争吵所吓跑的人,打开这本书吧,提醒自己,坐在18轮大货车的前排座位上或龙虾船的船头上,有更好的方式来观察这个国家,发现我们自己。
美国现在需要的是联合政府。美国人可能并不总是和睦相处或者以同样的方式看待事物,但这并不一定是末日。乔丹和克里斯抓住了美国当前动荡的时刻,却让读者有理由坚持我们所拥有的。这本书通过两双眼睛讲述了一个独特的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我们在哪里,还让我们了解我们是谁,以及为什么这仍然很重要。
1980年,14岁的克里斯蒂娜·J.沃利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所在的芝加哥东南部的钢铁厂突然倒闭,接下来的几年里,近十万名附近的居民也将失去工作。
30年后,沃利成为一名文化人类学家,她在《无地可依》中把人类学视角带回家,审视自己的家庭和整个美国蓝领阶层的命运。
克里斯蒂娜·J.沃利,麻省理工学院人类学教授。1999年从纽约大学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她的第一本民族志《激流:东非海洋公园的自然与发展》探讨了坦桑尼亚农村的环境冲突。创建Exit Zero项目,利用芝加哥东南部前钢铁厂地区的家庭故事来研究美国去工业化的长期影响,根据此项目写作《无地可依》一书,并抇摄了同名纪录片。
张伊铭,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社会学院在读博士,先后毕业于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目前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家庭与道德研究)与城市社会学。
为缄默者记录至死方休的生存挣扎,此书兼容了最好意义上的口述史、民族志、回忆录和城市史。大量的历史档案让后工业时代的芝加哥历历在目,而作者追索主流历史失踪者的抱负又让所有的故事和讲述获得摄影机般的叙事能力。
在细致而动情的自我民族志剖析下,沃利向我们展现出美国芝加哥东南部老钢铁厂地区由盛而衰的转型历史。这里每一座建筑、每—片土地都蕴含着一个意义,而居于其间的每—个人都有—段生命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在经济从繁荣到衰退的大周期里,家庭与阶级的变迁不仅仅是关于经济生产,也关乎经济不平等如何与性别和种族交织在—起,共同创造出巨大的社会鸿沟。
仅仅在—代人的生命历程之内,—场巨大的崩塌就轰然而至:从经济繁荣、阶层跃迁的志得意满,到工厂倒闭、产业凋敝的无所依傍。作者从自己家族的故事出发,描述了经济衰退和去工业化给普通美国人带来“的静谧的绝望。对今天的中国读者来说,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深刻理解这—曲美国梦碎之挽歌的社会学意义,就能在多大程度上把握自己的未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