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现各自创作手法和艺术表达的同时,不仅为青年教师们提供宝贵的展示空间,而且很好地搭建起油画系艺术实践与理论构建的平台。
或许很多人在展览现场的时候,会感到些许疑惑,因为在四个展厅中展出的许多作品,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油画范畴。这也许可从一贯致力于挖掘和开拓新的学术热点,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实践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构建历史中得到答案。
在立校之初,油画系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形成的教学机制,基本参考俄罗斯艺术家契斯恰科夫的教学体系,有着宏大政治题材和写实主义的创作传统。只是随着现代声像传播媒介——诸如电影、电视、录像、摄影的出现,油画系的教学重点也跟着转移,新课程除了增设抽象造型、摄影技法等设置,在观念更新的情况下,油画、素描等传统课程也进行了研究和改革。
1984年,广州美院油画系建立教学改革试点班。试点班更提出应“实行开放体系的教学”“学生有权选择老师”“实行教学与社会的早期结合”“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等具有进步意义的教学主张。
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主流与多元格局并存,身处时代潮流之中的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也在探索相应的教学制度。画室制、学分制、选修课制、油画实验室,是20世纪90年代油画系以至学院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教学模式也从原来单调的
,从原来每个学年出外写生以寻找创作风格的不二途径,而发展为工作室制。这种制度既保证老师拥有不同的空间发挥其优势,同时又使相异的趣味得以共存。
它们分别是:第一工作室(肖像与大型绘画)以具象写实为导向,引导学生在主题创作方面尽量体现本工作室的教学特色;
第二工作室(观念绘画)要求学生对时代的变动和现实的感性现象保持相当的敏感度;
第三工作室(表现与抽象)对绘画表现中所运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技术手段、材料规范做系统的讲授;
第四工作室(新绘画艺术)则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当代艺术思潮和人文历史环境的变化;
第五工作室(当代艺术实验)的基本方向是强调实验性的艺术教育,对艺术史和当下社会文化深化研究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架构性的多媒介和跨媒介实验;
第六工作室(油画修复与材料研究)强调对科学严谨工作态度的培养,课程设置涵盖了绘画课程、临摹、艺术理论、艺术史、保护和修复的基本理念原则、实例检查和记录的规范、常用修复技术和材料介绍、科学检测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每个工作室都有限定的研究方向,每个导师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因此,在这一“包容性”极大的科系中,水彩、版画、综合材料或装置、影像等的创作是被允许的。艺术观念足够多元,对现当代艺术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思考更为重要。
四位艺术家创作手法和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反映了油画系,乃至广州美术学院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大格局与大气象。从某一方面而言,这也反映了在当代艺术的异质性之下,对于地区、地域,乃至民族与国家的共同思考,并把这种思考融入艺术的创作与艺术语言的构建之中。
恰如其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同学们,去思考艺术创作中的多维表达。凯伦 · 史密斯(Karen Smith)曾用“静水流深”来形容她的作品,并指出其作品中所包含的反思性,以及深度与广度
同名新作《舌上箴言》为双频影像加互动装置的结构,这件作品沿用了艺术家以往的表达手法,双频呈现出一种矛盾、冲突,且诡异的场域氛围,同时,还加入了装置和“互动”墙绘。除了上述作品之外,还有《广州黑特》与《小男孩》两件新作。前者为影像装置,该作品使人联想起艺术家的早期作品《看房》和《新编故事园地》系列,
“行走在雨的缝隙”是本次展览的主题,在展览的场域中,艺术家画作的构成正如“雨水”一般,那种无机、无序的感官在“侵袭”着身体,组成“行走在雨的缝隙”中的具身体验。提起付智明的作品,往往都会使人联想到“重量”以及“厚度”。然而,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名词却是由过程塑造的视觉表征,并非艺术家有意制造的视觉结果。在本次展览中,他用“雨水”来揭示和呈现在“重量”之下的多重辩证关系。
这是艺术家在向传统绘画发出挑战,同时,也试图不断地完善自身艺术语言的过程。艺术家的创作亦可反馈到教学之中,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愈加多样,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已不再满足现代的教育教学需求。付智明的创作展示了当代油画语言和风格形态的多样化以及油画观念的多元化,这一点同样也提醒着同学们在创作中发现新思维与新表达。
他时常保持着对周遭的敏锐观察,并用相机记录下那些具有收藏价值的“凝固的瞬间”。他的创作方式是先勾勒草图,再寻找生活中的素材。当然,平日的积累也是创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在他的作品中,画面中的场景往往是经过理念化的重构,并非对现实的直接“临摹”。素材与理念中的构图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深度融合,这样一种创作方式在他的群像作品中更为突出。在群像的空间中,无论是场景还是人物,均在创作主题下的场域中达到了一种平衡与统一。艺术家强调当下写实油画的创作路径,需要结合民族情感与民族经验,进行在地化的思考与延伸。
这些具有光学性质的材料在艺术家的手中变换、转译、演化,进而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表达。然而,研究材料并不是艺术家的最终目的,他通过材料的不同特性与创作中的偶发性来揭示,抑或质疑视错觉的存在与虚无。因此,可以说,虽然他的创作根植于对材料的研究,但是掌握材料仅是创作的门槛和基本要求,材料本身并不能直接成为主题,这一点对于教学和培养同学们的系统性思维也尤为重要。
本次展览是艺术家们生涯中的重要节点。虽然四位艺术家的展览均具有独特的作品气质与艺术表达,但是仍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潜藏在展览之中的共性,现场感与在地性在展览之中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伸。